一封封字跡稚嫩卻真摯動人的感謝信,正從大山深處、從偏遠的鄉(xiāng)村、從那些渴望被看見的角落,翩然飛向莎蔓莉莎。信紙上,有鉛筆反復(fù)描畫的痕跡,有淚水悄悄暈開的字句,更有孩子握著尺子、一筆一畫寫下的決心:“長大后,我也要成為像您一樣——照亮別人的人。”
近日,莎蔓莉莎被這樣樸素而深沉的心意包圍。許許多多封來自遠方的信,承載著莎蔓莉莎總裁莊玲女士曾資助的孩子們未曾說出口的感謝。它們跨越山河,輕輕放在她的桌前,每一封,都是一個被點亮的夢正在發(fā)芽。
以下是信件原文:
給莊阿姨的一封信
尊敬的莊阿姨:
您好!
當我提起筆寫下這封信時,心中滿是感激與溫暖。千言萬語,不知從何說起,唯有將滿心的感激之情表達出來。千言萬語,不知從何說起,唯有將滿心的感恩之情,化作這質(zhì)樸的文字,向您傾訴。
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甚至有些貧困的農(nóng)村家庭,家中子女多,現(xiàn)在還有五個孩子都在讀書,生活的壓力如影隨形。但即便身處困境,我也從未放棄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,我深知我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我的命運,我的努力沒有白費,我上了一所比較理想的大學。
我的讀書道路上,您的幫助就像一束光,陪伴我的同時,也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,給了我追逐夢想的勇氣和力量。當我得知您自己也很忙很累,遇到了很多困難卻依然還是想辦法支持我們的時候,我也多么希望我也能在您困難的時候能夠給予您一點溫暖,可是我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現(xiàn)在什么也做不了,能做的只有努力學習,不負您的信任和支持。
在學習上,我會始終懷揣著一顆熾熱的心,刻苦努力。因為我深知,這是我改變命運的機會,也是對您信任和支持的最好回報。過去的一段時間里,我的成績有了顯著的提升,我每學期都盡我所能地認真學習,我的努力也有回報,每學期我都評到了學習獎學金和榮譽稱號,這給了我很大的動力和信心。然而,這些成績的背后,離不開您的幫助,是您的幫助,讓我不必為學習資料的費用擔憂,我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。我暗下決心,等我有能力的那一天,一定要像您一樣,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,將這份愛傳遞下去。
未來的路還很長,我知道會有更多的挑戰(zhàn)在等著我。但我不會害怕,因為我知道,無論遇到什么困難,您給予過我的支持和鼓勵始終都會陪伴著我,溫暖著我。我會繼續(xù)努力學習,不斷提升自己,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,成為一名優(yōu)秀的人民教師,幫助和引導更多貧困山區(qū)的孩子走出大山,實現(xiàn)夢想。我相信,我終有一天,能夠?qū)崿F(xiàn)夢想,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。
最后,請允許我再次向您表達我最誠摯的感謝。感謝你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,感謝你給予我的支持和鼓勵,感謝您讓我感受到了生活的溫暖和美好。愿您身體健康,萬事順遂!
姓名:曲比吉克
日期:2025年3月11日
真正的企業(yè)家精神,是自苦難土壤里生長的希望——風愈急,雨愈狂,它的根,扎得愈深。這份對遠方孩子們的牽掛,從來不是一時的感動,而是一場持續(xù)了近二十年的溫柔奔赴。
自2005年向濟南歷城慈善總會捐贈200萬元、埋下第一顆公益的種子起,莎蔓莉莎便以赤子之心,默默行走在回報社會的漫漫長路上:
從攜手山東省婦聯(lián)、《中國婦女報》助力千名女大學生勇敢追夢,到汶川地震時緊急運送88萬元物資傳遞生命之光;
從百人團隊深入貴州雷山搭建可持續(xù)的獎學扶困機制,到疫情寒冬中為一線醫(yī)護修復(fù)“口罩臉”,守護她們被勒痕掩蓋的容顏與尊嚴……
對莊玲女士而言,慈善從來不是企業(yè)的“附加項”,而是融入莎蔓莉莎血脈的根本使命。近二十年來,孩子們澄澈的笑臉、鄉(xiāng)村婦女挺直的背影、被善意點亮的社區(qū)微光,共同構(gòu)成了莎蔓莉莎公益路上最動人的風景。
這條慈善之路,從不孤獨。
“中國婦女報?莎蔓莉莎鄉(xiāng)村振興巾幗公益行動”如春風般吹過九處鄉(xiāng)土,足跡所至,希望萌發(fā);與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共同捐資600余萬元打造的“晶心關(guān)愛母嬰室”,已成為千萬母親與嬰兒旅途中的溫柔港灣,讓愛與尊嚴在每一個細微之處棲息。
大愛如江,終成浩蕩。
正是無數(shù)涓滴善意的匯聚,讓這條江河奔流不息、永遠向前。
相關(guān)稿件